章丘铁锅历史:
章丘的冶铁传统开始于春秋时期,至西汉汉武帝时,在全国设铁官48处,山东12处,其中,在章丘境内设“东平陵”1处。至唐代,据《山东通志》卷四十一载:“唐时铁器章丘昌盛”,铁匠也成为章丘工匠聚集的职业,过去是“一人生火,全家打铁;祖辈相传,子孙续接”。章丘铁匠不仅在本地从业,而且四处奔波,奔胶东、上河北、下鲁西、闯关东,外出人员约占铁匠人数的五分之三,故有“章丘铁匠遍天下”之说。
清朝末年,京勺名家曹盛永来到济南,在济南正觉寺街落脚起火打锅为生,其锻打技艺是“打座炉”的典型代表,所制铁锅有“锻打三万六千锤,勺底铮明颜色白”之美誉。
2018年7月,“章丘铁锅锻打技艺”被选入济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章丘铁锅锻打技艺得到规范与保护。
2019年6月8日,70名“章丘铁锅”匠人同时在济南世茂广场前用铁锤锤打铁锅,现场展演“章丘铁锅”三万六千锤冷锻技艺,让市民们零距离领略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2020年1月,章丘区政府申请将“章丘铁锅”列入地理标志产品并予以保护。
2020年6月13日,济南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暨直播带货活动在大明湖景区超然楼广场举办。